非遺與甲骨文能擦出怎樣的火花?6月2日,走進位于安陽市文峰區(qū)西鐘樓的一家甲骨文書屋,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集市正在進行,來自安陽市北門西小學的學生們爭先體驗著各種非遺工藝。
“書畫修復就好像大家平時玩的拼圖游戲,過程中需要處理畫芯和托命紙,完成修復后成就感滿滿。”裝裱修復技藝傳承人王國英認真給學生們講解操作過程。
在書屋一角,一張張懸掛起來的植物扎染作品像是一幅幅流動的畫卷,將古老技藝與現(xiàn)代審美完美碰撞。“陳皮可以染出綠色,梔子染出黃色,板藍根染出藍色,通過巧妙的扎結和染色,能夠展現(xiàn)出豐富的色彩層次和細膩的紋理變化......”扎染老師講解著植物扎染的過程,孩子們聽得饒有興趣。
“今天,我們在甲骨文書屋進行閱讀的同時,有了‘意外收獲’!我們認識并學習了古法造紙、雕版印刷、古籍修復、植物扎染、木版年畫等多種非遺,感受到了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”安陽市北門西小學五年級學生孟浩森收獲頗豐。
仔細觀察,在這間甲骨文書屋內,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圖書,墻上張貼著不少甲骨文猜字板,桌子上還擺放著幾幅甲骨文磁吸拼字圖,屋內氛圍與非遺氣息相得益彰。為何要在甲骨文書屋內開展非遺集市?
“隨著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,甲骨文書屋已隨處可見。走進甲骨文書屋這樣的文化場館,也成為越來越多安陽人推崇的文化休閑方式。”該甲骨文書屋的運營管理者王琳,同樣也是裝裱修復技藝非遺傳承人,在她看來,在甲骨文書屋里設置非遺手作體驗集市,讓大家能夠體驗流傳千年的技藝,正是在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將非遺傳統(tǒng)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。
據(jù)介紹,自今年5月起,該甲骨文書屋創(chuàng)新開設非遺集市,每周定期舉辦,邀請不同類別的非遺傳承人到書屋內展示非遺。文峰區(qū)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將動員轄區(qū)內更多書屋探索創(chuàng)新活動形式,讓更多非遺技藝以不同姿態(tài)融入百姓生活,讓更多人通過與非遺傳承人、非遺項目面對面,走近非遺、體驗非遺、愛上非遺,助力非遺傳承發(fā)展。(本文圖片由韓勝楠攝)